平台定位:县域应急指挥“大脑”,实现 “监测预警-决策指挥-资源调度-基层响应”一体化
建设原则:
▶ 实用为先:聚焦高频灾害(如洪涝、火灾、地质灾害)
▶ 整合共享:打破部门“数据孤岛”,避免重复建设
▶ 平战结合:日常风险防控 + 战时高效响应
▶ 延伸到村:覆盖乡镇、社区(村)的应急终端
核心目标:
→ 缩短灾害响应时间(<30分钟启动指挥体系)
→ 提升乡镇自救能力(80%一般事件属地处置)
→ 实现应急资源“一图统览、一键调度”
风险特征:
山洪、滑坡、森林火灾为主 +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
农村老旧房屋、偏远地区通讯薄弱
资源瓶颈:
专业救援力量有限,依赖消防、民兵、社会力量
乡镇应急装备标准化不足
核心痛点:
风险预警信息到村户“最后一公里”不畅
多部门协同效率低(如应急、水利、自然资源、消防)
(一)智能监测预警中心
风险一张图:整合水利水文站、地质灾害点、气象站、林火监控、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测数据
精准预警推送:
▸ 自动匹配风险区域责任人(乡镇长/村支书)
▸ 多渠道发布(短信/广播/微信/应急大喇叭)
▸ 特殊人群(独居老人)定向告警
(二)扁平化指挥调度
多端接入:
图表
代码
智能预案库:
▶ 内置10类县级高频事件处置流程(如溺水、危化品泄漏、森林火灾)
▶ 自动推送处置要点、联系清单、物资分布
(三)实战型资源管理
县域资源图谱:
资源类型 | 管理要点 |
---|---|
救援队伍 | 消防/民兵/社会救援队位置+装备清单 |
物资仓库 | 乡镇级物资实时库存(救生衣/发电机) |
应急避难场所 | 容纳人数+开放状态 |
医疗资源 | 救护车动态+医院床位 |
(四)基层协同终端
乡镇版APP功能:
✅ 灾情速报(拍照/短视频上报)
✅ 接收指挥指令
✅ 查看本辖区物资、风险点
✅ 一键呼叫支援
部门 | 职责 | 数据提供要求 |
---|---|---|
应急管理局 | 平台中枢,指挥协调 | 企业风险/救援资源数据 |
水利局 | 山洪监测预警 | 实时水位/雨量数据 |
自然资源局 | 地质灾害监测 | 滑坡点位移预警 |
消防救援大队 | 主力救援响应 | 车辆/人员实时定位 |
卫健局 | 医疗救援调度 | 救护车状态/医院容量 |
乡镇政府 | 属地响应 | 现场灾情速报 |
基础设施利旧:
复用“雪亮工程”视频监控
对接政务云平台减少服务器投入
分阶段建设:
图表
代码
轻量化终端:
乡镇使用加固平板电脑(¥3000/台)
村级配应急广播+微信工作群联动
对接系统 | 数据内容 | 技术方式 |
---|---|---|
水利监测系统 | 实时水位/流量 | API/数据库共享 |
气象预警平台 | 暴雨/大风红色预警 | 消息队列推送 |
公安110指挥中心 | 突发事件首报信息 | 平台互嵌弹窗 |
乡镇政务微信群 | 预警信息扩散 | 机器人自动转发 |
社会救援力量通讯群组 | 指令下达 | 钉钉/企业微信集成 |
2025-2026:
▶ 部署AI风险预测模型(基于历史灾情+气象数据)
▶ 为高风险村配卫星电话
2027+:
▶ 建设县域应急数字孪生平台
▶ 对接省市平台实现救援力量跨区调度
组织保障:成立县长任组长的平台建设专班
制度配套:出台《乡镇应急响应考核办法》
培训重点:
乡镇干部:平台操作+初期处置流程
村网格员:灾情信息速报规范
平台价值:
用县级可承受的成本(建议预算300-500万),构建“县-乡-村”三级穿透式应急体系,解决“预警落地难、指挥效率低、资源找不准”三大痛点,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