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数据感知、智能研判、指挥调度、协同处置于一体的“智慧大脑”,全面提升检察院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的现代化治理能力。
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,其工作涉及大量敏感案件信息、涉密资料和关键司法程序。面临的应急场景不仅包括物理安全(如火灾、非法闯入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),更核心的是业务安全(如办案安全事件、嫌疑人脱管、网络攻击、重大舆情、涉诉信访突发事件)和数据安全。传统的、分散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跨部门、跨层级、多类型的复合型风险。建设智能应急智慧中心,是提升检察院自身安全保障水平、确保检察业务连续稳定运行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战略举措。
总体目标:
构建一个 “感、传、知、用、决” 一体化智慧应急体系,实现:
态势感知全面化:整合内外数据,实现从物理环境到业务流转的全方位监测。
风险预警智能化:利用AI模型,对安全风险进行智能识别、评估和早期预警。
指挥调度扁平化:建立“中心—现场”直达的指挥通道,提高响应效率。
处置协同一体化:打破部门壁垒,形成内部各科室与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合力。
决策支持科学化:基于大数据分析,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预案支持。
设计原则:
业务驱动,安全至上:紧扣检察业务特点,确保人身、案件、数据和设施安全。
平战结合,以平促战:平台兼具日常管理、值班值守和应急指挥双重功能。
统一标准,融合共享:遵循检察信息化标准,实现与现有业务系统(如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.0)的数据融合。
技术先进,成熟可靠:采用AI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融合通信等稳定可靠的技术。
灵活扩展,持续演进:采用模块化设计,适应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需求。
1. 基础设施层
中心硬件:LED/LCD大屏显示系统、智能控制台、分布式坐席协作系统、音频系统、网络与安全设备、机房与UPS保障。
感知网络:前端物联网设备(高清摄像头、门禁、周界报警、消防传感器、身份识别闸机、环境传感器、车载GPS、单兵设备等)。
2. 数据与能力支撑层
数据中心:构建应急主题数据库,汇聚融合多源数据:
安防数据:视频流、门禁日志、报警信号。
检察业务数据(脱敏后):重大案件节点信息、提讯预约、来访登记、律师预约。
设备设施数据:楼宇自控、能耗监控、网络设备状态。
外部数据:政法委、公安、法院协同信息(通过安全边界)、舆情数据、地理信息数据。
智能中台:
AI算法引擎:提供视频智能分析(人员聚集、区域入侵、行为异常)、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能力。
数据引擎:提供大数据分析、可视化建模、关系图谱分析能力。
通信引擎:提供音视频融合通信、视频会议、消息推送等能力。
3. 智能应用层 - 核心功能模块
全域感知与智能预警模块:
“一张图”可视化:在三维地理信息模型上,集成安防点位、警力分布、车辆位置、设备状态、舆情热点,一屏总览全局态势。
智能巡检与预警:基于AI规则,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并报警,如:重点区域人员滞留、夜间无人区域活动、办案区人员冲突、敏感区域入侵、网络流量异常等。
应急指挥与协同调度模块:
数字化预案库:将各类应急预案(办案安全、消防安全、舆情应对、信访突发事件等)数字化、流程化,可一键启动。
扁平化指挥:遇突发事件,指挥中心可通过系统直接呼叫最近安保人员、法警队员的单兵设备,下达指令,并实时回传现场画面。
融合通信调度:整合有线电话、无线对讲、移动APP、视频监控、视频会议,实现跨终端、跨网络的统一调度,确保指令畅通。
办案安全应急保障模块(检察特色):
提讯/听证室异常监测:对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,智能监测提讯时间超时、人员数量异常、嫌疑人情绪剧烈波动等情况并预警。
涉案财物监管:对涉案财物保管库房进行重点监控和异常出入报警。
律师与当事人接待:对接预约系统,对接待区域进行行为规范智能监测。
舆情与信访风险监测模块:
利用NLP技术,对互联网和内部信访数据进行监测,自动识别与本院相关的敏感、负面、大规模舆情信息,提前预警,为公关应对提供决策支持。
决策支持与评估模块:
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,对事件发展趋势进行模拟推演。
生成应急评估报告,对处置过程进行复盘,持续优化预案。
4. 用户展现层
指挥中心大屏:用于宏观态势监控和重大事件指挥。
Web端管理平台:用于日常管理、预案配置、系统维护。
移动APP:为领导、法警、安保人员提供移动信息接收、指令下发、现场视频上报功能。
场景一:办案区嫌疑人突发疾病
智能感知:视频AI识别人员倒地行为,自动报警。
一键调度:中心一键通知医务室、法警、分管领导,并打开应急通道。
视频联动:自动弹出事发点及周边视频,确认现场情况。
指挥调度:通过单兵设备指导现场先期救护,调度车辆准备送医。
场景二:重大敏感案件舆情爆发
智能预警:舆情系统监测到相关信息,自动生成预警报告。
协同会商:启动舆情预案,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召集宣传、办案部门进行线上会商。
决策支持:系统提供舆情传播图谱、情感分析,辅助制定回应策略。
场景三:大规模涉诉信访聚集
周界预警:人数统计AI发现大院门口人员异常聚集,自动报警。
资源调度:一键调度增援警力,通知接待部门准备应对。
信息联动:调取信访系统,提前了解聚集人员可能涉及的案件背景。
第一阶段:基础建设与整合(1-6个月)
完成中心场地装修与硬件部署。
接入现有安防、消防、门禁系统,实现“一张图”可视化。
第二阶段:智能升级与业务融合(6-12个月)
部署AI算法平台,实现智能预警。
开发与检察业务系统的安全接口,实现办案安全场景应用。
建设融合通信平台。
第三阶段:深化应用与智慧决策(12个月以后)
引入大数据分析,建设舆情监测和决策支持模块。
全面推行数字化预案和演练,优化系统功能。
组织保障:成立由院领导牵头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,明确各部门职责。
制度保障:制定《智慧中心运行管理办法》、《应急响应流程》等配套制度。
资金保障:纳入年度财政预算,确保资金持续投入。
人员培训:对值班人员、指挥人员、处置人员进行全方培训和平战结合演练。
此方案旨在为检察院构建一个面向未来、业务驱动、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应急指挥中枢,确保检察院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高效、有序、安全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。